浙大人类学系列讲座第 66 讲

“ ‘文明’ 作为社会理论”年度圆桌论坛

WechatIMG178 中.png

讲 座 信 息

主题:“文明”作为社会理论

时间:2023.12.11(周一)19:00-21:00

地点:浙江大学紫金港西区成均苑8幢1127

摘要: “文明”作为一个社会理论概念已经复兴数十年。不同于社会、民族、国家等固态社会单位,“文明”以其流动、传播、变动、互鉴等特征显示了非同凡响的解释力,深化了我们对古今中外各种人文世界的理解。与此同时,围绕“文明”的争议一直不断,有的议题已经陷入停滞状态。有鉴于此,浙大人类学同仁提议将“文明”确定为本年度圆桌讨论主题,邀请三位重量级学者相聚浙大成均苑,分别从人类学、社会学、历史学的角度重新评估这一概念,探索其作为一般社会理论的前景。


与谈人:

范笔德

(Peter van der Veer)

范笔德(Peter van der Veer) ,荷兰皇家艺术与科学院(KNAW)院士,德国马普研究所荣休教授,浙江大学社会学系访问教授。范笔德教授曾任马普学会宗教与族群多样性研究所教授和所长、乌得勒支大学特级教授,并曾执教于阿姆斯特丹自由大学和宾夕法尼亚大学。范笔德教授致力于研究亚欧地区的宗教与民族主义,著有《比较的价值》(The Value of Comparison, [Duke, 2016],《亚洲的精神性:印度与中国的灵性与世俗》(The Modern Spirit of Asia: The Spiritual and the Secular in China and India,[Princeton, 2013,中文版于2016年由社科文献出版社出版,金泽译]),《帝国的相遇》( Imperial Encounters,[Princeton 2001]),《宗教民族主义》(Religious Nationalism, [Berkeley, 1994])等。


赵鼎新

浙江大学社会学系教授、系主任、芝加哥大学Max Palevsky荣休讲席教授和访问教授,研究领域包括历史社会学、政治社会学和社会科学方法。中文专著有《东周战争与儒法国家的诞生》(2006)、《社会与政治运动讲义》(2006)、《民主的限制》(2012)、《国家、战争与历史发展:前现代中西模式的比较》(2015)、《合法性的政治》(2017)以及《什么是社会学》(2021)。英文专著Power of Tiananmen (2001)由芝加哥大学出版社出版,获美国社会学学会2001年度亚洲研究最佳著作奖以及2002年度集体行动和社会运动研究最佳著作奖。英文专著The Confucian-Legalist State(2015)由牛津大学出版社出版,获美国社会学学会2016年度政治社会学研究最佳著作奖。


沈丹森

(Tansen Sen)

 上海纽约大学历史学教授、环球亚洲研究中心主任,纽约大学全球特聘教授。沈教授致力于亚洲历史和宗教的研究,对中印交流、印度洋纽带以及佛教等问题尤为关注。沈丹森教授的代表性著作包括《佛教、外交与贸易:600—1400中印关系的重整》(Buddhism, Diplomacy, and Trade: The Realignment of Sino-Indian Relations, 600-1400 (Honolulu, 2003; 2016) , India, China, and the World: A Connected History (2017),与梅维恒(Victor H. Mair)合著《亚洲与世界史语境中的传统中国》(Traditional China in Asian and World History (Columbia, 2012),以及主编的Buddhism Across Asia: Networks of Material, Cultural and Intellectual Exchange (Cambridge, 2014)。沈丹森教授目前正着手撰写一部关于十五世纪初郑和下西洋的学术著作,并与Engseng Ho合作编辑 Cambridge History of the Indian Ocean 第一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