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秋冬·仪式人类学·课程特邀前沿学术讲座

WechatIMG440 中.png

讲 座 信 息

主题:物的生命史——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里物的灵韵与人的故事

时间:20231118日(周六)8:55-11:10

地点:浙江大学紫金港北教3-210

摘要:纽约上西区的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American Museum of Natural History, 简称AMNH)是世界各地游客到纽约打卡的热门景点。然而,很少有游客会去专门拜访博物馆南侧靠近77街的人类学展厅——尽管这里是美国最著名的人类学博物馆之一。哪怕很多到AMNH来考察的学者也不知道,这里收藏的一些佛像、面具、神衣和法器是有“灵性”的,甚至连研究人员也不敢轻易触碰。它们是如何进入博物馆的?它们是否和人一样,经历过生命的不同阶段——曾经的神圣之物,如何一度成为商品或艺术品,然后辗转进入博物馆成为人类学藏品?博物馆,是否又会是它们生命的“终点”?同时,人类学博物馆的收藏与展示离不开它背后学科的思想发展。十九世纪末到二十世纪初,由AMNH主导的一系列远征为美国带回了丰富的人类学收藏。一百多年后,这些收藏如同“时间胶囊”,既拥有无可取代的历史价值,同时也接受着现代人类学“去殖民化”、“去西方中心主义”目光的尖刻审视。本次讲座以“物的生命史”为基础,讨论AMNH里博物馆人类学的实践,并探索人类学博物馆在现代社会扮演的角色。


主讲人:薛茗,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人类学部研究员

本科毕业于北京大学生命科学院,2014年于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获得人类学博士学位,现供职于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人类学部,研究关注物质文化、博物馆人类学、社会变迁等主题,长期在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从事热贡唐卡艺术和唐卡艺人的研究。学术研究之外,担任纪录片导演、策展人、非虚构撰稿人。纪录片《画唐卡的女子》(2019)曾入选玛格丽特•米德国际电影节(Margaret Mead Film Festival)、世界遗产电影节(Heritales: International Heritage Film Festival)、亚洲研究学会电影节(AAS Film Expo)等。中文非虚构作品曾发表于三联《新知》杂志、澎湃思想市场、腾讯谷雨、飞地、《生活》月刊等媒体平台。


主持人:沈阳,浙江大学社会学系新百人计划研究员

波士顿大学人类学博士,现任浙江大学社会学系新百人计划研究员。研究领域为宗教人类学(含世俗主义相关问题)、仪式与社会理论等。其研究发表在Material Religion, Journal of Chinese Humanities 等杂志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