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政策与社会工作研究所的研究方向是根据“改善人民生活品质,提高社会建设水平”的办学方针,以服务国家治理现代化、服务人民尤其是弱势群体利益为宗旨,结合我国社会治理、社区建设及“老龄化”等国情所提出的。主要研究方向有社会政策、社区治理与社区社会工作、健康与家庭社会工作三大方向。社会政策旨在培养学生社会问题分析、社会政策研究以及社会政策制定能力;社区治理与社区社会工作旨在培养学生社会工作实务与研究能力;健康与家庭社会工作旨在培养学生运用社会工作理论和方法开展儿童、青少年、妇女、患者、老年人、残障人士等社会服务的实务与研究能力。

(一)社会政策研究

社会政策研究具有极强的应用性,研究内容主要涉及政策产生过程的理论和方法,以及政策在各个相关领域中的应用这两个方面。在后一个方面,社会政策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社会政策范围仅仅涉及劳工及贫民生活,而广义的社会政策则包括国民福利、就业、住房、健康、文化、教育、人口、婚姻与家庭生活、社区及社会公共环境以及宗教等等。

虽然,不同学者对社会政策的界定不同,但不可否认的是良好的社会政策一方面通过保证所有人的基本的社会和经济安全,满足人们生存的基本需要,可增强社会的稳定,推进社会公正和聚合,营造经济长期稳定增长所必须的有利环境。

社会政策与社会工作研究院将依托社会学系与公共管理学院,整合社会学、政治学、管理学等相关学科,围绕当代中国社会建设与管理的重大现实问题,开展社会政策领域的理论与应用研究,开展国内外学术交流,为我国社会建设特别是浙江省区域经济发展与社会建设提供良好的决策咨询与服务,并为社会管理与建设方面的重大课题研究提供学术平台。

(二)社区治理与社区社会工作研究

疫情期间,社区事实上成了应当最了解情况、最直接面对居民的战疫主战场。与此同时,系列问题也逐步显露。改革开放使得中国的社会结构与运行机制发生了异常深刻的变化,即传统的以单位或集体为归属的“单位人”“集体人”转化成了“社会人”“自由人”。此外,家庭结构日趋小型化和人口的高流动性则使家庭保障的功能大幅度减弱,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使熟人社会变成了陌生人社会,这决定了在抗击突发重大公共卫生事件时,传统的以单位和家庭为主的应对机制很难再发挥以往那样的作用。

在疫情抗击战中,传统的社区与乡村基层政权及其管理者、立足社区服务的社会工作者和志愿者发挥了重要作用,社区成员自我组织起来亦有一些新气象,但总体而言,社区建设滞后和社区保障不足的局面并未发生变化。因此,无论是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还是中国的未来发展,都需要高度重视社区建设,增强社区保障能力。

成立浙江大学社会政策与社会工作研究所,可以更好地集中学院、学系内的社区治理研究资源,有助于凝练研究方向、加强学术交流、提升科研人员的研究水平。作为一个实体机构,研究所能够更好地开展对外合作,承担各类科研项目,开展社区调研工作,搜集第一手的科研资料,同时整体把握社区治理研究的发展方向。

(三)健康与家庭社会工作研究

2021年发布的全国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中国人口结构上呈现出明显的生育率低、老龄化严重的趋势。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发展,可预见的是未来我国会有更多的高龄老年人。与此同时,代际居住分隔、家庭逐步小型化,对我国社会治理提出了新的挑战。

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要完善国民健康政策,为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全周期的健康服务。健康社会工作的全过程体现在预防、医疗、康复、保健以及健康管理社会工作等环节,贯穿于个体生、老、病、死等各个状态。结合大健康观念的确立,实现健康社会工作从关注疾病状态下的介入向全生命周期健康维护拓展,从医院服务向社区服务延伸。明确优先介入领域,开展公共卫生和预防社会工作、医疗社会工作、精神卫生和心理健康社会工作、老年健康社会工作等。

家庭是社会的最小分子,家庭稳定有利于助力社会稳定。家庭社会工作是以家庭为中心而进行的社会工作介入及所提供的家庭服务,其目的在于协助解决家庭问题,改善日常家庭生活,提升家庭自身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家庭关系的和谐及家庭功能的正常发挥。推动家庭社会工作发展,有助于建设良好的家庭友好型社会氛围,促进生育率提高。

综上,浙江大学社会政策与社会工作研究所在参与教学实践的同时,将充分结合浙大丰富的社科研究资源,将健康与家庭社会工作作为重点方向之一。秉持健康治理和家庭为本理念,培养学生运用社会工作专业理论和方法开 展儿童、青少年、妇女、患者、老年人、残障人士等弱势群体社会服务的实务能力,运营和管理此类服务机构的能力以及进行相关领域研究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