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学人类学学科建设回顾与展望
阮元星(浙江大学社会学系)
文章来源:《人类学研究》第15-16辑,2022年4月
以上的报告让我受益匪浅,也特别受鼓舞。这样看来,上海的人类学前程似锦,吴(定良)先生播撒的种子在复旦已经开花结果。现在特别需要探讨高新科技的生物人类学和文化人类学如何互动、文理跨学科等问题,刚刚张(海国)教授和王(久存)教授的报告也给我们作了科普。其实,吴先生在浙大创办的人类学就包含了体质人类学、考古人类学、文化人类学。四校合并后的新浙大继承吴先生的事业,在筹备复所的时候,我们向学校提交的第一份报告所提出的目标就是在20年后,要建成综合实验室式的,包括体质/生物人类学、社会/文化人类学的跨学科整合的人类学前沿机构。现在我看到在复旦大学已经曙光初现,感到特别兴奋。因时间关系,我直接进入正题。
我分两个部分谈一下今天的主题,首先要缅怀吴先生,他对中国人类学事业做出的重要贡献。其次,针对吴先生遗留的事业,浙大人类学所在复所以后主要有哪些继承和发展,以及前瞻展望。请诸位出谋划策,帮助我们一起探讨浙大如何继承吴先生遗志,把人类学学科建设得更好。
首先是关于20世纪中叶,浙大人类学起步的学科品格。我原先定下的题目是《学术的逻辑与学科的品格:浙江大学人类学学科建设回顾与展望》,想讨论什么叫作学科品格、什么是学术的逻辑,但今天时间有限,就暂不展开。需要指出的是,我用这两个概念来定题,是想体现从吴先生开始的浙大人类学的追求和努力。
上个世纪40年代,吴先生首先在浙大成立了人类学系,接着成立人类学研究所。到了50年代初,他又参与成立了两个全国性的人类学学会。可以说,在中国人类学史上,吴先生是这种学科体制的最早的开创者。此前,自上世纪初以来,我们知道还有很多同仁也在其他机构努力建设中国人类学,如南开大学等高校,也曾尝试建设一个组织机构齐备、学科结构方向明确、展开教研实践的人类学学科体系。无论是在民国政府时期,还是新中国成立初期,浙大的人类学事业都得到了国家的支持,这对后来的发展十分重要。我们先看一下竺可桢先生给当时的国民政府教育部提交的报告,这个报告是关于申请成立浙大人类学研究所的,里面提及了当时浙大如何进行高水平的学科定位。当时已明确要招聘近十位专家学者,涉及生物人类学、考古人类学和社会文化人类学等分支,同时明言要成为“全国领导斯学之中心”。同时也具备了一定的学科建设的内外条件:校长非常支持,还有国民政府,以及其他一些由吴先生的个人社会资本所形成的体制性的和社会性的支持。相关的筹资方面也很了不起,虽然30亿这个数字是伪币,但对于一个学科的建设来说,已经是一个非常大的份额。可见当时吴先生、竺可桢校长花费了不少心力。另外,当时的学科建设保障是颇有力的,报告提到了两点:一是通过三个学期的摸索,浙大人类学系的教研实践所形成的局面,以及为什么要成立人类学研究所;二是建所开展教研育才所具有的设备等情况,共罗列了六条,可以看到当时的浙大的人类学系所做的准备,包括人员、图书资料,仪器实验室设备创办的刊物等,确实是一个非常像样的、目标明确、各方面相关要素都配合得很好的研究所规划。
改革开放(之后)、进入21世纪后,浙大人类学所复所,庄老师来浙大领军,当时人(引进人才指标)财物资源几乎为零,着实不容易。这与庄(孔韶)先生去中国人民大学时相当不同,人大的人财物资源较齐备,短短几年内就让人大人类学初具规模,有了很大的长进,相关的一些软件、硬件设备等等配套,在短短几年内就初具规模,成为了科研产出量较高的研究所。说回浙大,我们特别要感谢分管文科的罗卫东副校长,如果没有他对人类学的理解和支持,在浙大文科建设战略总布局中对人类学进行安排,浙大人类学所的道路将更艰难。我们知道,四校合并以后,新浙江大学是以以理工学科为重的大学,很难为人类学学科建设配置足够的资源。尽管如此,我们在庄老师的带领下,仍尽心竭力地推进学科建设。复所后的浙大人类学,大约经历了三个发展时期。2010年,浙大人类学复所后,进入起步期。接着2013年研究所换届,庄老师继任所长,同时受聘为讲座教授,进一步保障了庄老师全职来校工作,虽然人类学所其他的资源配置还未能到位,但人类学学科建设的背景变得不一样了,因为它被提到了学校的工作议程上来。诸如2009年在云南召开的国际人类学与民族学联合会第十六届世界大会,是国家领导人层面第一次提到人类学;2010年,教育部出台对口支援西部高等学校的计划,浙大对口支援贵州大学,支持贵大的民族学学科建设,至此,在学校层面将人类学学科建设与国家的相关战略结合起来;随后还有“双一流”建设目标的提出;等等。2016年,学校确定重点扶持社会学系,人类学学科建设也迎来新契机,梁永佳教授也到研究所任职。因此,我大致这么区分发展三阶段,2010年开始起步期,接着2014年以来开始探索、推进学科建设、社会学系扶持发展期,那么今年(2019)研究所换届以后应该是迈向发展时期。今天的会议,我们看到社会学系的老主任也来到会议现场,赖金良主任,他也始终在主持相关工作。在这之前,我们结合全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运动,建起了浙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由赖老师任中心主任。我们将中心建设和人类学、民俗学学科建设相配合,还请北大高丙中教授担任中心的学术委员会的主任,高老师研究人类学和民俗学,也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成员。当社会学系进入公共管理学院以后,在毛丹副院长的分管和支持,加之有罗副校长、社科院(浙江大学社会科学研究院)袁清副院长等领导的关心支持下,虽然资源有限,我们还是努力内联外引,推进学科建设。
那么,我们再看看人类学所到底主要做了哪些事,在大家的努力下,获得了哪些成果。首先,是开设关人类学的相关课程。社会学系原有一些人类学的课程,仅限于系内学生选修。2011年,我们衔接学校开展的核心通识教育资源,申请开设了“文化人类学”和“人类学”两门核心通识课程,由庄老师,刘朝晖老师、刘志军老师还有董绍春老师和我承担教学工作,得到学生们的欢迎和好评。其次,是研究生教育。我们依托相关学科博士点,庄老师和我共招收了八位博士研究生,现在有两位已经毕业了。人类学所的几位老师还招收了一批硕士研究生,依托校内有关硕博点开展了一定的教研育才工作。我指导毕业的硕士研究生就有十几位,他们大多都修读过有关人类学课程,用参与观察的人类学田野工作的方法做研究完成了硕士论文。其中一些还参加过云南大学等高校举办的暑期人类学训练营,参与校通识核心课程“文化人类学”的助教工作。再者,在科研方面,我们编辑出版了《人类学研究》学术辑刊,由庄老师任主编,浙大社科院资助出版。这个刊物原来是一个同仁刊物,庄老师认为这个刊物应该继续留在浙大,我也力主留在浙大。现在梁永佳教授有一个很好的规划,策划中英文怎么合刊、编辑、出版等等。今年,我们还成功申报浙大高水平期刊的资助项目。不过任重道远,希望诸位赐教驰援。最后,在人类学资料库建设方面,我们与浙大图书馆合作,在2015年设立浙大当代人类学多媒体资料库——“民博文库”,这可能是目前全国唯一的、采用国标的多媒体人类学资料库,其特色之一是藏有日本国立民族学博物馆(简称民博)捐赠的该人类学民族学研究机构70年代建馆以来、迄今为止出版的四套日、英文人类学学术期刊。之所以称其为“民博文库”,是因为这个文库建立的初始资料,主要的一部分由民博这所带博物馆的世界级著名人类学研究机构所捐赠的。这些资料以日文为主,其中有一套半是英文,还有一套期刊允许刊发多语种论文——哪怕是非常小的族群,即由本土人类学家用自己本土的语言写成的,仍然可以在此刊发,具有十分鲜明的特色。浙大与民博是国际合作签约机构,我们现在还在继续互相交换学术期刊。目前“民博文库”正面向全球征集人类学家代表作,包括这一次项飙老师来给我们做报告时所赠送的一本书,也将收入到文库里。同时,我们也会向项飙老师颁发捐赠证书,一会请梁所长颁发。通常接受捐赠仪式会结合着我们举办的讲座进行。其实我们在做的这些事,有的看上去是很微不足道的,但我们的目标是要把有前瞻性的多媒体、当代人类学的资料库办好,所以包括刚才庄老师说的跨学科,我们几次和学校提起,浙大这样的大学没有多媒体或者叫作影视人类学的研究中心,是个很大的问题——当然资料库应包括像张老师、王老师现在接着吴先生做的,体质人类学、生物人类学的内容——当代是图像的、数字的世纪,无论是人类学还是博物馆、图书馆,今后的资料收集、储存、展示、传播都是需要多媒体的,浙大这样一个综合性高端大学,多学科的,为什么不把它做起来?所以我们还得推动。
刚才提到和捐赠仪式相结合的讲座,特指浙大人类学所和浙大图书馆联合主办的“浙大人类学系列讲座”。这个活动于2016年正式独立立项,每年面向校内外师生及市民听众举办数次以“文化人类学”为主的讲座。我们与图书馆合作举办,所以传播力也特别强。虽然申报审批等手续比较麻烦,需要“过五关斩六将”——先后要盖上五个印章,最后保卫处也要盖一个章,成本还是蛮高的——但是我们觉得应该继续做下去,因为人类学的内外传播是非常重要的,也是学者学界责无旁贷的社会责任。从今年开始,我们还在讲座中开设了“赛博格人类学”、“影视人类学”等子系列讲座,师生反响热烈,今后也请诸位驰援。
我接着说最后的汇报内容。项飙老师一看到我就问及最近的研究是什么?我跟他说赛博格人类学。我最近的研究与晚近的科技人类学、“后人类”的学术关注相关,也结合培养赛博、赛博格研究方向的硕博士研究生,我们的项目也被纳入了浙大的“双脑计划”。与脑科学和所谓的机器脑,人工智能的跨学科研究有关。浙大的吴朝晖校长十年前开始就已经不只是做“AI”研究了,他领衔的团队研究的是“CI”,这个“C”就是“Cyborg”的首字母,研究的就是脑机融合。去年学校推动文理跨学科的“双脑研究”项目,我和(梁)永佳就领衔以赛博格人类学为题进行申报了,副标题用了“人工智能+智识生产”。我们这个集体项目想在明年提交一个有关“全球赛博格人类学研究”检视报告,也希望大家给予指导、加盟。这个研究有什么特色?因为正好我们团队涵括了5个语种的师生,就是中文、英文、德文、法文、日文,所以我们想先以这几个国别语境的有关研究做一个检视,综述这几大学术语种里的相关讨论,看看全球学界这方面到底在讨论什么,才知道后面接着怎么做。从这一点来说,学校这个计划也是前瞻的,而且契合吴先生当时定下的人类学规划。所以我也一直在鼓励年轻中坚的才俊接着做下去。梁永佳所长昨天在我们社会学系的年会上也说了,之后浙大人类学可能有这三个方向,一个可能是“science, technology and society” (科学、技术和社会)或者叫做科技人类学;第二可能就是与相关的应用结合的,做好文化遗产人类学等研究;那么还有一块可能暂时先用“亚太人类学”来称呼。当然我们也在听取大家的各种各样建议之后还会做调整。总的来说,我们会依据现有的研究力量,再规划引进人才。此外,学术交流互动和合作也很重要。刚才张(海国)会长有很好的建议,我们也有一些构想,看看日后能否请诸位同仁来浙大,同台做一些有趣的“大人类学”讲座报告,提高人类学的吸引力,把我国的当代人类学学科建设向前推进。
注释
1. 根据录音整理,题目为编者加。
全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y_QLPwt-5cAV3sJdOMteN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