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起钱塘,共话人口高质量发展。10月18日,由中国人口学会人口资源环境专委会、浙江省人口与健康学会、浙江省马寅初人口福利基金会、马寅初纪念馆、上海市人口学会、江苏省人口学会、安徽省人口学会联合主办,浙江大学社会学系人口所承办的第四届长三角人口发展论坛在杭州举行。中国人口学会会长杨文庄,浙江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党委委员、副主任林杰作开幕式讲话,浙江省人口与健康学会会长宋贤能,浙江省马寅初人口福利基金会理事长马义军,浙江大学社会学系副系主任周陆洋致欢迎词 。


本届论坛以“共同富裕进程中的人口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口工作的重要论述和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聚焦长三角地区人口发展面临的新挑战与新机遇,以人口高质量发展支撑中国式现代化。论坛设置了1个主会场,11个分会场,6个主旨发言,全面覆盖人口研究关键领域。来自长三角三省一市人口学会及全国人口学界的近150多位专家学者,共同围绕“共同富裕进程中的人口高质量发展”这一主题,进行了深入的学术交流和研讨。
主旨发言
知名人口专家在论坛作了主旨发言。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何文炯作了“基于共同富裕的生育保障体系建设”的报告;上海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左学金作了“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推动人口高质量发展”的报告;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米红教授团队作了“‘十五五’时期浙江省生育支持政策体系优化研究”的报告;南京大学社会学院教授许琪作了“青年人才流动的影响因素:一项基于大学生的调查实验研究”的报告;安庆师范大学教授、安徽省人口学会副会长郭永昌作了“安徽区域人口增减分化与公共服务均衡配置研究”的报告;浙江省人口与健康学会副会长徐文平作了“浅论长三角婚育价值观体系的构建”的报告。


分论坛
在分会场,专家学者们围绕“共同富裕与人口高质量发展”“生育理论与生育支持政策研究”“城市化与人口迁移流动”“新型婚育文化建设”“应对老龄化策略研究”“公共服务供给与生育研究”“老年心理健康研究”“养老保障研究”“农村养老研究”“性别与家庭分工”“新时代新问题”等议题进一步展开深入交流,推动理论研究与政策实践融合。

本届大会收到高质量人口论文132篇,其中90余篇在现场作了分析与交流。从人口老龄化、劳动力市场变化、人口流动与迁移、家庭发展等多个角度,分析了长三角地区人口发展面临的现状、问题及对策建议。他们认为,必须高度重视人口高质量发展,通过提高人口整体素质、努力保持适度生育水平和人口规模,优化人口结构和分布布局等措施,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中国人口学会会长杨文庄指出,长三角地区促进人口高质量发展的任务复杂而艰巨,一是生育水平很低,二是少子化突出,三是初婚初育年龄不断推迟,四是户籍人口老龄化严重,五是配套支持政策尚不完善。他强调,长三角人口发展论坛要在理论研究和实践推动上,牢牢把握人口高质量发展这一主题,为长三角地区率先实现现代化与共同富裕提供强大而持久的动力;加快构建生育友好的社会环境,把人口高质量发展同人民高品质生活紧密结合起来,在显著减轻群众生育、养育、教育等负担方面取得实质性突破;促进要素流动、共享公共服务,加快实现基本公共服务便利共享,在教育资源互通、医保结算互联、养老政策衔接等方面取得实质性突破,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与安全感。浙江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党委委员、副主任林杰提出,长三角地区人口发展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但人口是基础竞争力,与人才、科技等核心竞争力紧密相关,生育形势严峻会影响区域发展与共同富裕。关乎国家长远发展,他表示长三角人口高质量发展要以人为本,完善生育支持政策体系,降低家庭生育、养育、教育成本,兼顾经济与文化因素,建设生育友好型社会;要区域协同,优化人口与公共资源配置,推进数据共享、政策联动、服务互通,尤其生育政策要协同,避免人口发展不均衡;要政策集成,推动人口政策与多领域制度协同,健全人口发展支持体系,培养高素质人才,发展银发经济。

随着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深入实施,人口高质量发展已成为区域协同的核心议题。本届论坛的成果,将为长三角地区人口政策创新提供重要的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引,助力长三角地区在共同富裕进程中实现人口高质量发展,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