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0月23日星期三上午,浙江大学马寅初社会学讲座第15讲“代际流动的分析框架与实证策略:理论、指标与模型”如期举行。本次讲座的主讲人为复旦大学社会学系教授、社会学系系主任李煜,主持人为浙江大学社会学系教授、社会学研究所所长陈宗仕。
讲座伊始,李煜老师开篇名义,指出因为有明确问题和解决方案,定量研究在代际流动领域发展迅速。而后,他对代际流动与社会流动的概念进行了明晰。狭义的社会流动就指代际流动,广义的社会流动则包含了代际、代内甚至地域流动。社会流动是社会开放性的重要指标,意味着社会阶层堡垒的融通性和可穿越性。相较于静态的社会分层(不平等结构中的位置与分配原则),动态的社会流动关注人与位置的匹配及变动过程。关于社会流动的后果,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社会中的流动意味着两极分化与无产阶级化。也有学者提出,流动会强化个人主义,抑制社会主义思潮,减弱集体行动可能以及正当化不平等结构等。因此,李煜老师强调,社会流动与结构本身的不平等并存。
由于流动是社会结构位置的变化,可以从社会维度(如阶层、职业地位等)和经济维度(如收入等)展开测量,分析单位可以是个人或群体。李煜老师指出,目前有三种主流的对于不平等的社会结构的理论想象:阶级论(Class World),等级论(Gradational World)和个体论(Individualism)。其中,阶级论强调阶级是一种社会关系,一方面抹平了阶级内部的差异,另一方面使得阶级只能作为定类变量。等级论构建了基于共同职业特征的阶层,这是一个定序变量。个体论认为社会是个体的聚合,个体可以是一个定距变量。值得注意的是,阶级不仅仅是一个描述性的概念,还是一个解释性的概念,用一个理论逻辑贯穿了“阶级/群体”的因-相-果。
而后,李煜老师总结了代际流动研究的历程。第一代以50年代的Glass为代表,以描述性统计为主,发展出了粗流动率、流出率、向上流动率和向下流动率、短程流动和长程流动等多个指标。第二代以60年代的Blau和Duncan为代表,研究问题从描述转向对流动机制的探索,并发展了经典的地位获得模型。他们发现,现代社会自致性强,继承也主要以教育为中介。以此为基础,有学者发展出了具有国家特点或引入社会心理机制的模型。第三代研究集中于对于流动率和流动模式的比较分析。现代化理论认为,工业化通过结构变迁和社会选择机制的变化带来了一个机会均等的开放的流动体系,即绝对流动率和相对流动率的共同提高。其中,绝对流动率衡量了流动的数量,而相对流动率衡量了流动机会的平等程度。第四代研究回归了第二代对流动过程和机制的讨论,以制度分析、社会结构条件的分析为主要理论视角,主题丰富,分析技术和方法多样,同时也具有议题泛化、后果聚焦不足、结论不明确的问题。因此,李煜老师指出,第五代研究需要重新整合,打通微观机制和宏观结果。
演讲完毕后,陈宗仕老师高度评价了这项研究,认为其简约凝练,信息量极大。而后,与会师生积极提问,围绕着单维度衡量职业造成的信息损失、如何结合经济学与社会学的流动研究等问题与李煜老师进行了深入交流。李煜老师均做了耐心且细致的回应。整场讲座,李煜老师的讲解清晰明快、旁征博引,展示了深厚的知识储备与研究经验,令人备受启发。
(供稿:阎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