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0月11日下午,浙江大学社会学系第十六季第1期群学肄言堂讲座在学系1017会议室开讲,浙江大学社会学系百人计划研究员吴迪以“Have I Been Extorted?”为主题,与大家分享了自己的研究。社会学系百人计划研究员沈阳担任本场讲座评议人,百人计划研究员梁祖荣担任主持人。


大全景.jpg


吴迪老师通过与大家分享英文原文引入了本次讲座的主题内容。他首先通过田野工作中“过路费”的例子引出“讹”(extortion)的概念——由阎云翔首先在其著作中提出,意为以编造指控或威胁为由要求索要财物;但“讹人”与“extortion”的概念并不完全匹配,“extortion”表示重大威胁,其内涵为何由现场感受到的威胁程度决定。由此,吴迪老师引入了一段关于儿时在佛教寺院中被“讹”的经历的传记式民族志(autoethnography),对“extortion”的意义和相关道德判断、其模糊性和更具体的情境特征进行批判性反思,目的是梳理情感态度和互动语调在引导人们理解社会行为和确定社会事实意义方面的作用。在经历了人类学训练和与信仰佛教的朋友对寺庙的回访后,他从最初的认为被“讹”了到持不确定的态度再到从他母亲的角度出发把这件事理解为信徒与佛的交易。而最后一种理解的形成,一方面与信徒的身份有关,另一方面也与社会事实是如何被建构的有关——寺庙的名气与环境为这件事增强了说服力;而他之所以认为被“讹”了,也与他所受的无神论学校教育有关。这说明了“extortion”是一个更大的类别概念,其定义具有模糊性。


吴迪老师.jpg


随后,吴迪老师用John Searle对社会事实的分类——由本体论/认识论、主观/客观两个维度构成——来说明从集体主观性角度分析概念的合理性。传统的人类学方法,如马林诺夫斯基对实证主义的强调,格尔茨对语境的强调,都把概念的主观性层面排除在外。而传记式民族志通过讲故事和进行批判性反思,在揭示主观性构成的社会事实方面具有重要性和独特意义,可以与传统方法互补。这在日趋多元化的人类学领域显得尤为重要。


沈阳老师评议.jpg


沈阳老师对讲座内容进行了评议。首先,她就文章中故事的占比以及叙述风格、对社会事实的方法论的探讨和本体论的追问、对人类学方法变革的探讨与推进、哲学和人类学的对话和结合等方面进行了阐发。接下来,她从研究脉络的定位、传记体民族志与议事的区别、讲述的语言是否为母语的重要性、关于道德判断理论建构性的立足点、研究兴趣的来源及其发展过程等角度提出了问题。

最后,现场师生就本场讲座分享内容与吴老师进行了提问和交流,第十六季第1期群学肄言堂讲座顺利结束。


(供稿:王怡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