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0月11日周五上午,浙江大学马寅初社会学讲座第14讲“巧事、机遇结构和成才机制:以费孝通和默顿的生命历程故事为例”如期举行。本次讲座的主讲人为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研究员陈心想,主持人与评议人为浙江大学社会学系教授、社会学研究所所长陈宗仕。


照片.png


讲座伊始,陈心想老师比较了费孝通与默顿这两位东西方社会学大师人生历程中诸多奇妙的相似性。而后,他指出无论是在成就人才还是科学发现中,巧事和机遇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是一种日常社会现象。然而,在讨论科学意外和荣誉归属中,人们却常常倾向于低估巧事和机遇的力量。这是因为当个人成就被归因于“仅仅是运气”或“只是运气”(“mere luck” or “only luck”)是被污名化的。在定量研究中,研究者也偏重于寻找规律性的结论,仅将运气作为随机误差的一部分。因此,陈心想老师指出,对于巧事和机遇的研究,作为运气研究的一部分,可以丰富我们对现实世界的理解。此外,承认运气对于生活机会和结果的重要性,并将其作为理解社会分层与流动的框架,有助于破除绩优主义的框架,进而可能影响应对不平等问题的社会政策。

综上,陈心想老师指出研究的具体问题为:巧事(serendipity)如何蕴含在机遇结构(chance structure)中?巧事和机遇结构又是如何影响成才机制的?所谓巧事,即两个或以上事物在特定时空发生了恰切的联系,产生了预料之外的且效果显著的收获。而机遇结构相对于机会结构(opportunitystructure)具有更大的不确定性。在研究方法上,研究采取了典型案例与生命历程质性研究法,以呈现个体差异、社会制度与历史进程之间的互动性、复杂性和丰富性。

在比较费孝通与默顿的成才经历后,陈心想老师总结了大师级人才出现的巧事机遇与结构性要素。在青少年时期,他们都有丰富的公共资源供应。成才的巧事往往在特定的机缘微观环境中,即某个学术中心、社区或共同体。成才需要一位能够联结到中心的网络关键人。成才需要多元师承,博采众长,还需要一位正在崭露头角的大师的言传身教。

演讲完毕后,陈宗仕老师高度评价了这项研究的社会学意义。他指出,社会学往往寻找规律,巧事则作为非规律性的存在则被置于研究之外。对于巧事的研究是在探索不确定性中的确定性,是对社会学范式的发展,当今创新和人才驱动的时代也具有相当的现实意义。他也提出了关于机遇与环境的疑问:个人的生命历程往往跟行业的生命历程结合在一起,当行业饱和时,机遇是否也会变得有限?什么样的环境更能创造机遇?陈心想老师结合当前学术研究的现状进行回答:饱和的行业事实上更需要需要领域的开拓和范式的转换,因此老师和学生都需要把理论变成帮助自己而非束缚自己的存在,也需要允许更多更具特殊性的研究。其他与会师生也积极提问,就研究过程中的巧事的操作化、生命历程的定性研究方法、巧事中的主观能动性等问题与陈心想老师展开深入讨论。

整场讲座中,陈心想老师思路清晰,有条不紊,展示了深刻的理论见解与现实关怀,令人备受启发。


(供稿:阎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