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帮助2024级研究生新生快速适应浙大社会学系的学习环境,明确未来学术方向,激发社会学研究热情,2024年9月7日,浙江大学社会学系在浙江大学紫金港西区成均苑8幢1127室举行研究生新生入学导航活动。
首先,浙江大学社会学系副系主任、百人计划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周陆洋老师为新生们讲解学术型研究生培养方案。周老师详细解读了浙大社会学系的学科优势、研究生培养模式以及未来发展方向。他回顾了浙大社会学系近年来在学术研究和人才培养方面取得的丰硕成果,重点介绍了系内各个研究方向的特色和优势,以及系里为研究生提供的多元化培养模式,包括学术讲座、工作坊、导师组制度等。他鼓励新生们积极参与到学科发展中,勇于探索社会学研究的无限可能,并为未来在学术道路上的探索奠定坚实的基础。
随后,社会学系百人计划研究员张博伦老师以“学术写作中的生成式AI使用指南”为主题,为新生们揭开了人工智能技术(简称“AI技术”)在学术研究中的神秘面纱。他指出,从文献检索、数据分析到论文写作,AI技术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改变着学术研究的范式。然而,张老师强调,AI技术并非万能,它无法取代人类的独立思考和批判性思维。他提醒新生们,在使用AI工具时,要保持理性的思考,避免过度依赖技术而忽略了学术的本质。最后,张老师与同学们分享并讨论了如何有效使用AI技术进行学术研究。
午后,社会学系百人计划研究员张晓鸣老师和人文高等研究院百人计划研究员邱昱老师为新生们介绍了社会学系的工作坊文化。
首先,张晓鸣老师为新生们介绍了学术工作坊的价值和意义。他强调,研究生阶段是学生从知识学习者向独立学者转变的关键时期,需要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基础上,不断进行知识创新,其中通过积极参与学术活动掌握前沿知识和观点是突破学术瓶颈的关键。随后,张老师详细介绍了历史政治经济学工作坊的运作模式,该工作坊鼓励学生们进行跨学科的思考,帮助他们克服研究过程中的瓶颈。
邱昱老师着重分享了“亲密关系与互动工作坊”的理念和实践。邱老师首先介绍了工作坊的起源和目的,即以学生为主导,结合多学科视角,深入探讨学术问题,并鼓励学生们进行批判性思维和学术写作训练。邱老师强调,工作坊不仅是一个学术交流的平台,更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安全、包容、平等的学术环境。她鼓励学生们将个人研究融入到跨学科的框架中,提升学术研究的深度和广度。
最后,社会学系特聘研究员孙金昱老师以“性别平等、性骚扰与情感霸凌”为主题,为新生们带来了分享与思考。孙老师以生动的案例和翔实的理论分析,从学术角度阐述了性骚扰和性侵犯的本质,介绍了相关的法律法规和社会现象。最后她指出,性骚扰和性侵犯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才能根除,新生们要学会保护自己,并积极推动、参与更加安全、尊重、平等的社会环境建设。
此次导航活动内容丰富,涵盖了研究生学习和科研生活的方方面面。从学科脉络、学术前沿、研究方法到科研发展,每位老师都为新生们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建议,为研究生新生开启了学术探索的大门。
祝愿新生们在新的人生阶段乘风破浪,收获充实、精彩的研究生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