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5月10日上午,浙江大学社会学系“历史政治经济学”系列讲座的第3期在社会学系1127会议室成功举办。此次讲座邀请了香港大学郑裕彤明德讲座教授、人文社会研究所所长陈志武教授作为主讲人,陈教授分享了他的最新研究:“战争与中华文明的起源”。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学院教授张颖岚担任评议人,社会学系百人计划研究员张晓鸣老师担任主持人。


图片 1.png


陈教授的研究旨在对中华文明的起源进行解释。他首先对文明进行了定义,即一系列文化创新、社会组织化创举的集合,其结果在于建立规则和秩序,在复杂社会中实现人际合作。随后陈教授对国家与文明起源相关的文献进行了梳理,他认为很多学者没有充分区分国家和文明,比如“水利文明”理论、Tilly“战争塑造国家”的理论等。但陈教授认为“不存在国家就没有家庭、没有文化”是一种误解,“国家”比“早期文明”(城市)要晚几个世纪,因此需要回到新石器时期才能找到文明起源的推动力。陈教授认为古城邑是文明出现的重要标志,因为建筑城墙以防御外敌入侵,带来了高人口密度的社会,并因为治理需求而产生规则和秩序,最终导致文明的产生。而关于什么促使文明出现的假说,目前缺乏基于考古学大数据的实证检验,而陈教授的研究则弥补了这一缺陷。


图片 12.png


具体到论证过程,研究将中国分为100km*100km的1004个网格单元,其中被解释变量是古城邑密度,而主要的解释变量则是地形崎岖指数和新石器时期、东周时期的武器陪葬品数量。实证结果显示,越平坦的地区,对防御需求更高,更有可能建造城邑,这种影响在人口较多的平坦地区更为显著。陈教授认为这只是相关性,我们需要理解其因果关系,找到其中的机制,何种因素导致平坦地区更多催生文明摇篮。陈教授将战争作为关键的因素,为了验证战争催生文明起源,以军事陪葬品的数量作为战争威胁的代理变量。为了论证因果关系,研究采用了“二阶段回归”法,结果显示平坦地区的战争显著更多,而战争频发的地区,其古城邑密度更高,因此论证了本文的关键机制:战争催生早期文明的出现和发展。崎岖度本身并不单独决定文明起源,而是因为越平坦的地区,遭受的战争威胁越高。


图片 13.png


随后张颖岚教授对陈教授的研究进行了评议。张教授认为文明具有多个层面,不仅包括文字、城市和金属技术等指标,陈教授对文明的定义主要是文明的结果即规则和秩序,对此,张教授深表认同。张教授补充到考古更加关注客观事实的呈现,不加价值的判断,这涉及一个学科传统的问题,但是考古学的研究仍可以通过与社会学科的学者进行交流从而产生新的研究议题。在讲座的最后,主持人张晓鸣老师提到,陈志武教授始终对研究充满热情,这是所有研究者都需要具备的品质。至此,浙江大学社会学系第3期历史政治经济学讲座顺利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