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1月10至11日,“社会分层与流动冬季论坛(2018)”在杭州花港海航度假酒店成功举办。论坛由中国社会学会社会分层与流动专业委员会和浙江大学社会学系联合主办。来自海内外20余个科研院所的学者和受全额资助的5位优秀研究生,共计70余人参加了本次论坛。

1.jpg

本次论坛特别设置了“圆桌会议”讨论环节,由浙江大学社会学系曹正汉教授主持,邀请复旦大学社会学系刘欣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李春玲研究员、香港中文大学社会学系谭康荣教授(Tony Tam)和清华大学社会学系刘精明教授四位重量级专家就近年来社会分层与流动的基础命题和社会热点发表学术观点。首先,刘欣教授做了引导性发言,就中国的阶层结构研究作了历史脉络的梳理,主张中国学者应面对独特的社会现实问题让研究具有社会学理论的洞察力,从而囊括社会现实的方方面面,并着重阐释了他近二十年来所长期致力于的社会阶层结构研究。李春玲研究员赞同刘欣教授的核心观点,并认为中国职业分层比西方更为重要,中国不仅要考虑金融资产何以决定个体的社会位置,还要考虑职业和区域上的差异。另外,由于中国体制的问题,国家权力也在中国研究中不可回避。刘精明教授认为社会分层的研究要理解中国社会的演变,除了器物和制度层面,还有社会运作原则转变层面,如何整理、挖掘社会分层结构尤为重要。谭康荣教授最后提出了自己的两个经验观察。其一是观念改变的背后是社会变迁(包括知识分子的代际更迭),其二是阶层(class)可以作为因或果来描述,理解细节时没有是否好用的问题,因为相关条件、思考方式和运用情境的变化,也需要不同定义的研究方法。


2.jpg

本次论坛共设立了10个分论坛,议题涉及“教育与社会分层”、“社会网络与不平等”、“教育的市场回报”、“社会转型与收入”、“主观社会不平等”、“声望与地位获得”、“社会分层的主观后果“、“健康不平等”、“社会分层的功能”、“迁移与不平等”。经过学术委员会的匿名评审,在近80篇投稿中筛选24篇论文,最终邀请27位学者前来现场演讲。


3.jpg

在“教育与社会分层”专题研讨中,中国社会科学院的郭亚平博士分析了大学生学习成绩、学生干部经历、奖学金和党员身份四项人力资本的获得,对文化再生产理论和选择性假设进行了再讨论。中国人民大学的石磊博士以配偶双方教育为变量建立模型,计算不同婚配模式的拟合度,发现中国教育同类婚程度呈N型趋势变化,并总结了中国教育婚姻匹配中社会地位模式与政策干预模式在不同时期的影响。香港中文大学的干一卿博士在研究中以邻居职业构成和职业表现突出的邻居群体为自变量,青少年教育期待为因变量,发现了邻里教育的选择性偏差,认为居住环境并未成为教育期待的主要动因。


4.jpg

在“社会网络与不平等”专题研讨中,中国社会科学院陈华珊副研究员的研究呈现上海内外环屈于不同效应的模型,得到了以上海为中心辐射全国的共居差序格局。上海大学的项军博士和香港中文大学的谭康荣教授分析了改革开放后中国经济收入水平的增长与美国GDP增长的对比,并且指出在中国国内不同省份的经济收入水平的测量会对收入不平等更具解释力。


5.jpg

在“教育的市场回报”专题研讨中,中山大学叶华副教授的研究发现,母亲就业对子女教育的影响取决于母亲的教育程度:受教育年数多的母亲就业对子女教育有正面影响,而受教育年数少的母亲就业则对子女教育有负面影响。清华大学研究生刘锦含采用离散时间事件史分析方法,探究成人高等教育与其它教育学历在职业地位回报尤其是获得以中高层行政管理与专业技术职位为代表的精英职业上的效应差异,发现成人高等教育长久以来始终保持对高中及以下学历的比较优势。香港科技大学的刘孟宇博士采用香港动态数据,基于双语社会传统的大背景,聚焦语言在职业隔离中所起的作用。


6.jpg

在“社会转型与收入”专题研讨中,复旦大学的李雪副教授发现尽管全球市场的扩张对市场精英最为有利,再分配权力仍有能力通过对土地的控制以房产的形式维持党政精英的优势地位。深圳大学的李忠路助理教授通过对首都大学生跟踪调查(BCSPS)的数据分析发现,看起来平等的劳动力市场实际上是由不同家庭背景的毕业生在就业和继续接受研究生教育两种出路之间的社会选择造成的。同济大学杨帅博士的研究采用 CGSS2003 和 CGSS2008 两次截面数据,探究家庭背景差异经由专业分流再到收入回报的阶层传导机制。中国人民大学的朱斌博士指出市场转型带来传统观念复苏,家庭架构核心化使得女性更受到家庭工作的矛盾和工作歧视,文凭和单位的性别歧视趋于一致,已婚对性别收入的影响趋于扩大。


7.jpg

在“主观社会不平等”专题研讨中,华南农业大学的陈忱博士选择单调性不平衡边缘匹配方法,证实了真正提高影响的是上大学的回报,体现劳动市场改革带来未预期性的后果。南京大学的黄超博士提出“阶层认同的情境性”命题窥见当代城乡居民迥然有别的社会地位认知建构过程以及社会情境的不同影响。


8.jpg

在“声望与地位获得”专题研讨中,西安交通大学的程诚副教授通过对227个青少年小团队的整群抽样,构建了青少年组内地位分布,得到成绩优秀者被提名次数多、提名他人多的青少年被提名也多的实证结果。西安交通大学的王建博士总结了中国传统职业流动的两种路径,以“红”为标准的党员身份的再分配逻辑、以“专”为标准的教育文凭的市场逻辑,回顾中国,将再分配体制下的经验选拔过程总结为红专之间摇摆的权衡,并指出了特定历史时期特定偏好。西北政法大学的李颖晖博士研究对比了选择性农转非与政策性农转非的不同职业路径,得出了其在职业地位获得优势上的差异。


9.jpg

    在“社会分层的主观后果”专题研讨中,复旦大学的吴菲副教授同时检验了三个地理层级的收入不平等对我国城乡居民主观幸福感影响的异质性,结果证实了社会地位原则。中山大学的王军副教授利用中国劳动力调查微观数据,提出缓解劳动者工作负荷,提高工作收益是是争取中等劳动者阶层乃至社会对延迟退休政策支持的重要方面,也是提升延迟退休政策后续推行效果的重要保证。


10.jpg

在“健康不平等”专题研讨中,中国人民大学的齐亚强副教授通过对比分析城乡居民在慢性病发病率、治疗和控制情况,以及后续的死亡风险,在客观上解释了为什么中国城镇居民慢性病情况更为普遍而预期寿命却高于农村居民的矛盾现象。浙江大学的熊艳艳教授的研究发现受教育较高的母亲,隐藏能力较强,通过基因传输,家庭背景,生活习惯等各种渠道影响到孩子的健康。清华大学的沈纪博士考察了儿童家庭社会经济背景对儿童疾病影响的城乡差异及中介因素影响。


11.jpg

在“社会分层的功能”专题研讨中,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的卢阳旭博士研究发现虽然总体而言共享经济是一种能够给各社会阶层带来益处的 “普惠型”经济模式,但不同领域的共享经济服务的消费群体存在明显的阶层差异。中央民族大学的秦广强副教授结合体制分割和市场状况两大维度,划分出五种中产阶级基本类型,并考察中产阶级的多维政治取向。 


12.jpg

在“迁移与不平等”专题研讨中,同济大学的王甫勤副教授在经典地位获得模型的基础上增加户籍和迁移时间变量,分别形成“地利假设”和“天时假设”,从而研究上海移民的职业阶层地位获得。华南农业大学的文乐博士指出房价上涨增加了农民工家庭消费总支出,并使其消费结构发生变化;影响农民工消费的主要机制是房价上涨带来的成本效应和挤出效应,而不是财富效应。宁波诺丁汉大学的周明海助理教授评估农民工求职渠道的收入效应,发现劳动力市场信息完全性可以提高农民工求职的匹配效率。


13.jpg

恰如中国社会学会副会长、社会分层与流动专业委员会主任刘欣教授所倡导的那样,“注重内容,不搞形式,让学术回归学术”,主办方从论文审核、议程设定、会议手袋设计和会议组织等方面做了诸多创新,尽最大努力为学者们交流思想,砥砺学术创造舒适的空间,并为青年学者的成长提供机会。


14.jpg


最后,简短的10分钟闭幕式后,本次论坛在西子湖畔顺利结束。2019年“社会分层与流动”冬季论坛,将南下深圳,由深圳大学社会学系主办!(供稿:浙江大学社会学系,撰写:诸秋纯、邵小珊、白雪,摄影:周子晗,田蔚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