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1月5日上午9点,浙江大学社会学系2023年思政实践总结交流会在成均苑8幢1127会议室顺利举行。社会学系百人计划研究员戴良灏,浙江大学人文高等研究院特聘副研究员兼浙江义乌实践带队老师吕想,社会学系副教授李静松,社会学系百人计划研究员沈阳,社会学系博士后兼云南西双版纳实践队助教王帅出席活动并开展评议,部分选课学生、2022和2023级本科生参加活动。活动由戴良灏老师主持。


首图 中.png


活动开始,戴良灏老师介绍了课程的开展情况和本次总结交流会的主要目的。本次课程为社会学系首次开设、实施田野调查实践课,得益于任强、刘朝晖、吕想三位老师亲自带队、悉心指导,学系本科生教学团队精心组织、全力保障,以及同学们的积极参与、努力适应、细心调查和认真总结,本次课程顺利结束。从老师们的反馈和同学们提交的田野报告来看,也取得了不错的实效。本次总结交流会,目的在于为老师和同学们提供交流的平台,同学们可以互相交流分享首次进入田野的体会和心得,老师们能够总结、听取开展田野调查实践课的经验和建议,从而对之后的田野调查和课程开展有所帮助和指导。

本次课程共分为云南西双版纳、浙江义乌、浙江杭州3个实践小分队、12个田野调查小组。随后,5个田野调查实践代表小组组员分别汇报了实践心得和成果。


沈同学 中.png

云南西双版纳跨境婚姻组沈俞彤同学,从田野准备、田野方法、田野成果、反思与收获几个方面进行了经验总结和分享,她表示本次田野调查的最大遗憾是没有进行提前参与式观察,现有研究无法继续深入。评议老师们通过疫情是否影响当地民众的社会认同、跨境婚姻的日常生活状态等问题与沈同学进行了交流,并从田野准备和调查设计等方面提出了建议。


徐腾钰组 中.png      徐腾钰组互动 中.png

云南西双版纳傣族仪式专家体系与信仰变迁组徐腾钰、高奕柯、张德嘉三位同学分别从研究选题、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等几个方面进行了分享。她们认为她们的田野过程主要存在着理论切口有限、视角有限、效度有限等不足,如果有回访机会,希望能做好更充足的准备,规划好访谈路线和方式,提高信息收集的效率,收获更丰富的田野资料。评议老师们分别从调查结果的影响因素、访谈对象的选择等方面进行了提问和交流,沈阳老师补充分享了与访谈对象建立关系的小技巧。


吴昊轩 中.png

浙江义乌组的吴昊轩同学分享了以义乌某劳务市场上的装卸日结工为研究对象的田野经历。他与组员通过访谈和参与式观察等方式调查了解了某外贸行业日结工劳动力市场的现状和日结工的现状,他认为他们调查过程的不足是,未能根据研究对象的特点选择更合适的调查方法,难以深入交流获得更充足的信息,而为受访者提供一定的情绪价值是他们总结出的建立关系的有效方式。评议老师们就他们的研究结论和研究方法进行了提问,建议他们可以通过直接参与日结工劳动的方式,获得更加真实的体验和更多的访谈、观察机会。



吴一格 中.png

浙江杭州组的吴一格同学从田野点简介、问题提出、进入田野、处理材料、总结与反思等五个方面介绍了他们小组关于农村职业经理人制度的调查过程。她将自己的调查经验概括为“张开嘴、迈开腿”,并分享了在访谈过程中与不同访谈对象拉近关系、打开话题的聊天技巧。她认为在田野中不同的访谈对象有不同的主位视角,而小组中因为性别、性格等的不同也有不同的客位视角。评议老师们对他们的选题、访谈过程等进行了提问,建议他们应该加强访谈计划的准备,围绕更加明确的访谈线索开展调查,并注意材料处理和信息保护。


叶智阳 中.png

浙江杭州组的叶智阳同学分享了他们在余杭径山村做社区治理调查的田野过程。他认为进入田野前需要做好前期准备和有所预设,但一定要保持新奇的目光,充分“走出去”。与不同的人交流需要采取不同的谈话策略但是要保持同样的真诚,问题是无穷无尽的、经验世界是无限丰富的但是不能放弃反思和思考。他同时也提醒同学们在调查过程中要具有防范意识、坚持学术规范和伦理。评议老师们就他们可以如何改进田野过程、进入田野的不同方式是否会带来不同的结果等问题与叶同学进行了交流讨论。

 

随后,戴良灏老师对本次活动进行了总结。他首先对同学们关心的如何进入田野进行了总结和概括,主要有通过利用现有的人际关系网络、走进当地信息中心、了解关键事件和关键人物、充分利用社交媒体平台、直接加入被访对象群体等等,总之就是需要将自己充分暴露在田野中。他表示听了大家的分享感触很深,很高兴看到大家在田野中都有所收获和感悟,能够帮助大家走进田野、了解和掌握田野调查的方法和策略,让整个暑假的组织和忙碌都非常值得。希望大家畅所欲言地提出对课程组织安排的意见建议,来帮助下一次的课程更加顺利。

田野总结会合影.png

最后,全体参会师生合影留念,为社会学系首次田野调查实践课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本次总结交流会,同学们不仅各自总结了调查方法和学习经验,更分享了真实体验和感受。纵观整个田野调查实践课的过程,住惯了城市的同学们第一次真正住到偏远村庄去,从品尝当地特色食物开始了解风土人情、民俗信仰;一路读书成长从未离开学校的同学们“闯入”劳动市场,观察、接触、融入日结工人的日常生活,了解、探索他们的处境和精神世界;学校里社恐内向的“独行者”,努力探索各种沟通技巧,打开被调查者的“话匣子”,获得访谈资料。有同学甚至表示患上了访谈“后遗症”,听到感兴趣的话题、看到有意思的陌生人都想聊几句。这些难忘的经历和体验,意味着这项课程不仅教给了同学们调查方法,更给同学们提供了“走出去”的机会,从学着与受访者建立关系,到真正与社会和世界建立起连接,这是令人欣喜和欣慰的,也是这门课程更深层、更长久的意义。

希望同学们永远带着初入田野的激动和对他人与社会的好奇,在社会学的旷野中驰骋,也期待下一次的田野调查实践课更加丰富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