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1月8日下午,由浙江大学社会学系组织的“海外一流合作伙伴计划”学术报告会第三期在行政楼社会学系1605会议室举行。可容纳至少五十人的会议室里,座无虚席。作为系列学术报告的第五位主讲人,芝加哥大学社会学系James Evans教授就当今科学生产的组织联结形式如何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革命性的”科学知识产生这个主题发表精彩演讲。James Evans教授具有颠覆性的观点强烈冲击了传统认知,引来了与会师生的热烈兴趣。在浙江大学社会学系系主任赵鼎新教授的主持下,浙大师生与James Evans教授就其研究主题展开了生动的对话。

 image.png


James Evans教授是芝加哥大学社会学系教授,Knowledge LabComputational Social Science等多个项目负责人。据浙江大学社会学系学科建设首席指导专家赵鼎新教授介绍,James Evans教授涉猎研究领域众多,并且因其敏锐的问题意识和出众的研究能力,在各个领域都获得了出色的研究成果。比如他最新的研究问题 — 探索当今的科学生产组织形式如何对集体性科学知识生产形成阻碍 — 就强烈冲击了知识生产研究的传统认知,引起相关领域的广泛关注。在这一研究脉络里,James Evans提出集体性知识的产生是科学家群体、科学研究机构和社交网络密切交流、合作、甚至竞争的结果。意识到这一现象,科学家就必须正视现代科学技术生产势必无法规避在人类价值体系和人际关系网络对研究成果的影响。基于这一认识, James Evans大量近期研究旨在探讨到底何种结构的科研机构,何种规模的研究团队更加有利于催生具有革命性的科学技术创新。

 

image.png


演讲现场的James Evans教授风趣幽默,以深入浅出地方式展现了他近期在Knowledge Lab中的研究成果,探讨了社会文化因素是如何影响科学知识生产的组织形式,并且提出了通过改良知识生产组织方式来提高知识创新质量的解决方案。在演讲中,James Evans教授提出了一些 “惊世骇俗”的观点,强烈引起了与会师生的兴趣。比如James Evans提出研究团队规模越大,大规模团队之间联结越密切,越容易降低他们研究成果的原创性和颠覆性。相反,小规模研究团队组织结构相对松散,处于研究领域边缘,并且无法与研究领域核心团队产生紧密联系。但是,正是这种与主流研究团队之间的断裂关系使得小规模团队更容易产生颠覆性甚至革命性的研究成果,对人类未来发展产生更深远影响。除此之外,James Evans教授还提出一些其他的冲击传统的观点,比如学术核心阵营的形成是如何垄断相关学科的知识创新,并且最大程度地增加学术团队的联结,从而削弱该领域的革命性研究成果的产出。再如,各个科学研究领域是否应该通过清晰界定概念等手段制造出领域间边界和的相对的领域断裂性,从而帮助推动革命性知识创新的生产。

James Evans教授的讲演结束后,赵鼎新教授进行了精彩的评议,结合中国社会科学建设的现状,与James Evans关于学术核心阵营的形成及其造成的文化坍塌和对科研创新的影响进行了热烈的探讨。赵鼎新教授与James Evans教授的对话引起了其他在场老师的共鸣。社会学系孙砚菲、陈宗仕、吴桐雨等诸位教师和现场观众也就中国的科研技术创新现状,科研团队联结,以及浙江大学作为重要学术阵营应该扮演何种角色等问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针对上述问题,James Evans教授都予以了深入浅出,风趣幽默的回答,整场报告在热烈的掌声中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