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7日上午,校长吴朝晖一行来我系调研,两办主任朱慧及副主任褚如辉陪同调研。

1621413545133893.jpg
2.jpg
3.jpg
5.jpg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社会学系赵鼎新、朱天飚、菅志翔、孙砚菲、郦菁等老师陪同吴校长一行参观社会学系新办公教学空间,孙砚菲和郦菁老师介绍了我系新场地的设计理念和空间布局。移步间,吴校长对新办公空间富有现代感的设计和背后体现出来的活力深表赞赏。

1621413843874836.jpg

1621413843923332.jpg


      随后吴校长与社会学系教师进行了座谈,社会学系学科建设首席指导专家赵鼎新教授对吴校长一行人来我系调研表示热烈欢迎,对学校自2017年以来给予我系人、财、物等各方面的必要保障表示感谢,并阐述了社会系学科建设的必要性和意义,赵鼎新教授提出目前我们国家在原创力方面受到的最大限制就是人文社科基础学科发展的薄弱,这就导致了我们作为个体和我们整个民族的“心量”都有限。心量的背后既有知识面、视野和理解能力,也有比较意识、反思能力、对不同观点的理解能力和打破常规方式的思考能力。我们社会学,尤其是作为我系“主打”的历史社会学和知识社会学,能够为青年学生乃至整个民族心量的提高提供平台,提供帮助。

      紧接着赵鼎新教授的介绍,几位骨干教师分别汇报了相关分管工作。

8.jpg
9.jpg
10.jpg
11.jpg
12.jpg
13.jpg
14.jpg
15.jpg

      副系主任菅志翔教授介绍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的建设情况。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大变局中最核心的维护国家统一的战略决策,是当前党和国家领导人最为重视的内政,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便是围绕这一国家战略在教育和研究领域实行的主要举措,浙大“铸牢基地”的工作将高水准学术研究、高质量智库报告、高标准人才培养和创新性宣传教育工作紧密结合在一起,对基地管理工作极具启发性,受到了四部委的高度评价。“铸牢基地”工作对于提升浙大在国家重大决策中的影响力、拓展浙大的社会影响力,将会发挥一定作用。

      人类学所所长梁永佳教授介绍了人类学学科建设与发展情况。如今人类学已经成为世界一流大学的必备科系,我国正处在重要的历史转折点上,急需了解传统上并不熟悉的域外社会、少数民族、边缘群体。而浙江大学拥有国内非常丰富的人类学资源,人类学也是我校跨院系程度最高的学科之一。面对这一回应世界人类学总体问题、建设中国特色人类学体系的契机,我系人类学团队形成了如下共识:第一、组建一支10人左右的人类学队伍,建立一个小而精的人类学系;第二,提升《人类学研究》期刊的水平,建成中国人类学的最高期刊;第三,整合浙大与长三角人类学资源,建立广义人类学互动平台。

      社会工作专业学位教育中心主任任强副教授介绍了社会工作专业学科建设与发展情况。社会工作学科具有三大特点:交叉性和前沿性;应用性强,强调服务介入与实务导向;社会效益突出,经济效益相对微薄。作为社会学的二级学科,我系社会工作主要包括社会工作、社会政策、公益慈善三大发展方向,师资队伍整齐,生源质量较好,并将明年开始招收社会政策博士,从硕士到博士的培养体系逐步健全。以培养“精、尖”人才为导向,学科重点满足国家部委的政策和专业服务需要。

      副系主任朱天飚教授介绍了我系的教学改革情况。围绕学科发展的需求,对标世界一流大学培养方案,我系在2018-19年对本科生和研究生的培养方式进行重大调整。教学改革一方面以理论课和方法论课为必修课程搭配大量围绕经济与组织、政治与治理、历史与社会三个主题设立起来的选修课程,另一方面将学术型硕士生与博士生培养纳入统一框架,并设立资格/综合考试,组织博士生导师组等培养模式。优化后的培养方案通过系统全面的学科训练,理论思维、研究方法与实务能力的有机结合,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增强了学生的自主性,加强了专注学问、风清气正的系文化氛围。

      青年教师刘珍、郦菁、戴良灏、李林倬参与座谈,随后吴校长与学者们围绕主办刊物、研究生培养和基地建设等问题进行了深入和热烈的探讨交流,并做出了重要指示。

1621414023831976.jpg

       在交流会后吴校长对社会学系启用新的办公场地表示了祝贺,并充分肯定了社会学系领导班子取得的突出成绩,特别是在人才队伍建设和教育教学方面取得的丰硕成果,并提出新的期望和更高的要求。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社会学家要不断用新的视角、新的方法和方法论来考察中国问题,建立新的话语体系,依托浙大综合型大学的特点,解决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社会问题,建立中国的社会学派。

1621414048489701.jpg
1621414060287194.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