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溯流而上,学脉悠长。在浙江大学125周年华诞之际,浙江大学社会学系开展老教授口述系史活动,讲述学科发展历史,追忆学科建设历程,采撷学人精神果实,在个人与学系的同频共振中,为社会学系开启新征程筑牢精神力量。


引言:

Hauser和Duncan(1959)对人口学有一个经典的定义:人口学是对人口规模、地域分布、人口构成和人口变迁以及这些变迁的要素的研究。由定义扩展可知,人口研究为其他社会科学提供实证基础,交叉学科是人口研究的特征。本期我们访谈的是我国现当代著名人口地理学者王嗣均老师,他在改革开放后的浙江高校率先探索和开展人口研究,于38年前创建杭州大学人口研究中心,并使之成为国内有一定影响力的大学人口研究机构(此为浙大社会学系人口与发展研究所的缘起)。在进军人口学之前,王嗣均老师还曾在经济地理领域和城市规划领域有过积累。


Part.1 杭州大学人口研究中心的拓荒者

王嗣均教授在充满意识形态顾忌和人口数据难求的1960年代初涉人口。当时马寅初先生的《新人口论》被政治攻击,人口学成为社会科学研究大树上的一粒苦果。1961年王嗣均教授开设人口地理学课程,在众人眼里是接手了一块烫手山芋。不仅是由于意识形态的顾忌,而且由于国家对人口资料保密,这使得教学和研究工作很难开展。当时王嗣均教授采取专题讲座和校外考察的形式完成了教学任务,以为就此与人口学告别,没想到这次尝试性开课让王嗣均教授与后半生与人口结缘。

1.png

1992年马寅初先生诞生110周年,第二排左6


在完成人口地理学的尝试性开课后,王嗣均教授发现“人口与居民点地理学”方面的学术问题无人问津,理应有研究者去做点探索性调研。但在人口研究成为学术“禁区”,人口总量、增长率等简单的几项统计数字都要保密的年代,普通人要查阅人口资料谈何容易!冷静下来后,王嗣均教授考虑改变原先从“人口”这个主题词出发的调研计划,决定在宁波专区范围内物色一个小区域,对农业与劳动力资源的空间匹配关系进行剖析。

在没有数据的情况下,王嗣均教授通过具体考察,走访,获得第一手材料,然后回校,对所得资料进行筛选整理,同时查阅有关地方文献,逐步厘清了这个区域海涂围垦、作物构成、人口和劳动力变迁的历史和现状,在此基础上,经过补充调查,进一步充实资料,写成《浙东姚慈稻棉区农业劳动力资源及其利用平衡》的学术论文,后来被发表在《地理学报》,这是中国地理学者从劳动力资源角度写成的第一篇人口地理论文。王嗣均教授没有想到,在未来,他会由于写过人口地理研究文章的经历,在改革开放后为浙江人口研究和人口活动的新的历史进程开路。

2.jpg

手绘慈溪市1962年人口与土地对照表(部分)

3.jpg

进行慈溪市农业调查时的记录手稿(部分)


文革结束后,这片土地已经二十多年没有人接触人口研究,而历史走到了需要有人去研究人口、建立人口学术团体的时候。王嗣均教授作为当时浙江省内唯一的接触过人口研究(人口地理)和参加过两次全国人口理论讨论会的人,被推了出来主持人口研究和建立人口学术团体。建立人口学术团体和研究机构的契机,受益于改革开放的新形势和杭州大学得以加入我国政府与联合国人口基金合作的“高等学校人口学培训与研究”项目,1984年9月,设立杭州大学人口研究中心,王嗣均开始担任领导职务主持工作达10年之久。

4.png

1986年元月,第二排右7


在这10年间,杭州大学人口研究中心(1993年更名为杭州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所)成为国内有一定影响力的大学人口研究机构。如果要归纳王嗣均教授所做的内外两方面事情,用八个字描述就是:建所、育人、研究和服务。以研究为例,人口学是偏重应用的社会科学学科,王嗣均教授那时候告诉大家,人口所要能够开展政府所需要的研究,研究成果能为政府和有关部门的决策提供参考。在王嗣均教授任内,人口所以王嗣均教授为主承担或分担的全国协作课题就有4项,如“中国现阶段区域城镇化的调查比较研究”和“中国人口”丛书的研究。社会服务也是人口所的重要工作,比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针对发展中国家的“促进妇女接受高等科技教育与培训”项目,人口所付出了很多精力。2000年3月,原杭州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所和原浙江医科大学人口与医学研究所合并,成立浙大人口与发展研究所,这是如今浙大社会学系人口与发展研究所的缘起。

5.png

‘’中国现阶段不同区域城市化比较研究‘’课题实施方案讨论会会后合影,1989,第一排左4

6.jpg

             杭大人口与发展研究所师生合影,1997,杭州大学,第二排左3


Part.2 经济地理和城市规划的铺路者

王嗣均教授本来是学地理学的。1951年,他离开家乡奉化到浙江师范专科学校读地理学专业。那时候由于学校是由文教厅和浙大合办,王嗣均教授所在的地理学科的专业课由浙大的地理学系名师来教授,除了声名卓著的老校长竺可桢教授、还包括自然地理学家李春芬、区域地理学家严德一、地貌学家严钦尚等。两年期满后,王嗣均教授的学业表现和能力受到肯定,得以留校任教。

虽然王嗣均教授在两年的学习中最感兴趣的是地质学,但是还是服从分配被安排到区域地理教学小组,与经济地理学结缘,经济地理学的实践任务是解决以生产力布局为核心的区域规划问题,这也是王嗣均教授未来转战到城市规划的契机。

7.jpg

城规教材编写二次会议参会人员合影,1978,重庆建工学院,第三排左2

在改革开放之前,经济地理工作者暂时没有很多用武之地,经济地理发挥作用需要有经济发展、投资增长、产业布局空间格局发生改变、有规划和论证需要的前提。1977年,出于考虑地理专业学生的出路和政府对城市规划人才的需求,经济地理专业开始尝试转轨城市规划,王嗣均教授成为负责此事的“先锋”,培训结果得到认可。随着“城规班”的培训成果受到用人单位的认可,1978年杭州大学创立了经济地理(城市规划)专业,在综合类大学创办城市规划专业,这在当时打破了城市规划专业由建工类学校包揽的格局。王嗣均教授作为负责人,在办学模式上没有撇开建工院校的课程体系,但也强调经济地理的特色(空间、产业、城市、人口时空变化规律),这样的办学模式培养的学生得到外界的认可。在城规6年,送走3届学生后,1984年,王嗣均教授又因为工作需要,告别城规开启了人口学的学术生涯。

8.png

杭州大学地理系经济地理(城市规划)专业1984届毕业生合影,1984,第一排左6


Part.3 交叉学科的得与失

1994年王嗣均教授荣休,但直到2008年他才真正意义上退休。当时他编纂完《浙江省人口志》,正准备结题,发觉自己右侧面部、舌尖麻木,强忍不适、坚持开完结题会后,去医院检查,发现是脑部长了肿瘤,所幸的是,经过手术治疗控制了病情。这才开始真正休息,不再接受外界委托的课题。

9.png

浙江省人口志编写委员会人员合影,2007,第一排右4

回顾王嗣均教授所经历的这三个领域:经济地理、城市规划和人口学,地理学的范围很广,要研究得深不容易,他所做的工作是从地理角度研究经济问题、从地理角度研究城市规划、区域规划和从地理角度研究人口的空间关系问题。所以王嗣均教授认为自己不是地理学者,不是城规学者,也不是人口学者,而是地缘人口学者。这些专业方向都有一个特点,或者说应用类社会科学的特点,它们不是纯理论的,也不是写一篇篇论文就行;也不像是数学,可以通过逻辑推出。无论是人口学还是城市规划,都需要实际调查,通过研究、分析和计算,通过后续的一系列工作达到应用的目的。

但是如果专心治学,把精力倾注在一个专业方向之中,只要有兴趣,有足够的努力,持之以恒,就会取得或大或小的成就。而王嗣均教授,因为形势发展需要,接受上级的安排,几度变更专业方向,难以专注于一个学术领域的工作。从专一治学的角度来看,当然是一种失落。回顾过往的学术和职业生涯,王嗣均教授谦逊地说自己不能算失败。

但换个角度看问题,响应时代召唤,服从组织合理安排,也未尝不是积极的生活态度。只要干一行爱一行,执着地坚持下去,尽力而为,为后人留下点事业基础,也是一种奉献。同时,对自己也是拓宽知识面、延伸服务社会能力的一种机遇,并非虚度光阴。

10.png

学术咨询会议期间合影,第二排右1

Part.4 学术成果

*摘录《王嗣均地缘人口学术与人生》编辑说明、绪言和自序,有少量修改

早在国内人口研究还处于销声匿迹状态的20 世纪60 年代前期,王嗣均教授就在经济地理研究中率先开辟了农业区域劳动力资源及其利用平衡的研究领域,指明了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根本出路,其预见已为改革开放后我国工业化蓬勃发展、农村劳动力大规模转移的进程所证实。

在文革刚刚结束、僵化的思维还有待突破的1978年,王嗣均教授就以超前的学术视野和极大的学术勇气,直面城市化低水平徘徊、"恐城症"气氛迷漫、人口迁移和流动受严格控制、城市建设方针提法存在重大缺陷等问题,率先对我国长期凝滞的城乡人口构成和分布格局进行了深入研究,提出了改变这种状态的一系列理论观点和科学见解。70年代中后期至80年代前期,王嗣均教授在主持城市规划专业工作期间,悉心投入城市研究和规划实践。

12.jpg

《浙江80年代生育率变动对未来人口决策的含义》手稿(部分)

13.png

城规专业教材编写工作会议代表人合影,右1

在沿海地区对外开放尚处萌芽阶段的1979年初春,王嗣均教授就敏锐地捕捉到深水港口建设将开启我国沿海开放和港城发展的新时代。他在宁波市修订城市规划的调研中,把握港埠从河港向河口港到深水海港演进对城市产业发展、布局和空间拓展的牵引作用,首次提出了宁波港口开拓、市区空间扩张与宁(波)、镇(海)、北仑三片组团式发展的空间规划构想,其观点和思路受到当地政府的高度重视,成为当时该市制定新一轮城市空间规划的重要依据。

14.jpg

《宁波港口开拓与宁镇北仑区域发展的几个问题》手稿(部分)

1984年转做人口研究工作以后,王嗣均教授首次发现了我国、特别是东部沿海地区乡镇普遍存在的"隐性城市化"现象,并对这种现象的概念、识别指标、形成机理和调控措施进行了开创性的研究;在大城市发展问题上,他拨开长期笼罩的"恐城症"迷雾,对城市体系整体的客观性质、大城市超前发展的必然性及其内在机理、城市效率差异对未来城镇化的影响、城市空间组织跟不上时代要求等事关我国城市化道路、城市发展方针政策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进行了极富创见的研究;在与清除城市化进程障碍相关的政策法规问题上,他针对城乡划分标准、城市规划法规、人口迁移的户籍管理制度限制等不合时宜的规章制度,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提出了许多富有说服力和决策应用价值的改革思路。

16.jpg

手绘1986-1992年浙江省人口迁移变动情况表(部分)

17.jpg

《关于中国城镇化区域化比较研究的几个问题》手稿(部分)

18.jpg

6月下旬于王嗣均教授家中访谈时拍摄


结语

王嗣均老先生躬身为浙江大学人口学的开创与发展殚精竭虑,学术生涯虽几经改换研究方向,但都不忘其教书育人、专注科研的初心,为浙大的人口学学科建设取得了卓有成效的发展。虽已耄耋之年,从他的口述中,我们有幸一睹老一辈浙大人治学与育人的风采,老先生的人生轨迹既是浙大人口学的发展史,也是“为往圣继绝学”的学人风骨典范。此刻,我们不禁由衷地瞻仰王嗣均教授壮阔的学术生涯,也期望在如他一样的老一辈浙大学人精神的指引下,秉着“求是创新”的浙大精神,开启新一代学人的征程。


编辑:高云舒  戚木生

审核:方圆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