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名

     沈彬,浙江大学1994级社会学(公共关系)本科,硕士毕业后于浙江大学城市学院任教,2006年进入企业发展,先后担任万科集团和阿里巴巴集团管理岗位,2006至2014年间曾担任万科公益基金会执行秘书长、深圳红树林湿地保护基金会理事,深圳壹基金公益基金会执委会成员、阿里巴巴公益基金会秘书长,2017年创办期颐投资,目前是浙江省未来社区研究中心运营专家。


“博学明辨”的精进之道

      从浙大硕士毕业后,沈彬在20年内从学术界跳出象牙塔到企业担任高管,再到兼任公益组织的管理层,又萌生社区运营与服务的创业想法。每次更换职业赛道都有不小的跨度,沈彬却能够在每一段历程都取得不俗的成绩。忆及往昔,创新的种子在求是园这片沃土就早已深植。

      沈彬求学的时间节点十分有意义——1994年入学的他,恰好是杭州大学的最后一届本科生,又保送了四校合并后浙大的第一届1998级研究生。虽然浙大那时候还没有正式提出通识教育的概念,较为完善的学科布局和校园上下“勤学修德,明辨笃实”的学风,已为早期“通专跨”人才培养创造了条件,爱探索、肯钻研的沈彬则成了受益者之一。

      他是一个愿意在自己的专业领域里深耕的人,但从不囿于学科边界的藩篱,总是带着高涨的热情探索其他专业的知识。这种跨专业学习的热情,一半植根于天性,一半得益于社会学系老师的引导。沈彬回忆道,课上,老师们严谨踏实,带领学生探索社会学理论;课后,常常与学生亲切畅谈,不仅关涉社会学,也包含了其他专业视角的洞见。正是从这些零散的碎片中发现了许多闪光点,沈彬对泛人文社科领域产生了更加浓厚的兴趣。

      怀揣着强烈的求知欲,沈彬常常和同学一起自主旁听外系的课程,用其他学科的思想工具构建自己的知识框架。“如果把人比作电脑,那么学习其他专业知识的过程,就像在给自己设计一套独一无二的操作系统。只要有用有趣,就给自己装备起来。”沈彬也时常会和自己的同学们进行“民间非正式跨学科交流”,这些经历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本科的时候,我们寝室的对门住着政治系,隔壁是化学系,再隔壁是物理系。硕士阶段,我的室友来自经济学系。空间上不同学科的交错带来了交流的机会,这些互动是我觉得最有趣的地方。”对于同一事件,不同专业的同学往往有不同视角,有时候甚至会产生激烈辩论,在这个过程中需要运用许多专业知识,不仅能提高同学们对本专业理论的掌握,也能深入浅出地探知其他专业的精彩。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在一次次辩论中,真理越辩越明,感情也越辩越深,沈彬至今仍与当年的同窗们保持着密切的联系,他们不仅是被“浙大元年”这一共同身份联结着,更是被跨学科交流的激情驱动着。“大家熟悉的理论、掌握的模型不完全一致,每个人都好像在自己领域的“竖井”里深耕,通过交流再跳出竖井,把深度的理解拿出来讨论交流,总能引发新的思维碰撞。”即使早已离开校园,浸染在浙大学子内心的求是底色,依旧在大大小小的关系网络中保持鲜明;“通专跨”人才的自我修养,依旧在对社会的感知与思考中积累提升。


构建人际链接的艺术

     比起如今的社会学专业课程体系,当时的社会学专业培养方案围绕“公共关系”展开,其中包含传播学、广告学、公共管理学的课程,整体比较偏应用。对沈彬来说,选择社会学是一种机缘巧合,走入职场后才发现,它们的底层逻辑恰恰与专业的本质一致。社会学的高度,传播学的广度,哲学的深度,让沈彬得以跳脱传统的框架,用全新的思维应对职场的多样化挑战。

沈彬大四期间开始接触企划工作,本科学习到的理论让他能敏锐地感知用户群体的心理和情感,迅速抓到项目中能吸引用户的闪光点,把它放大后再展现到受众面前,实现有效动员。他谈起曾经策划万人演唱会的经历:“这听起来和我学的理论知识没有什么关联,可调动几万人的热情,协调几万人的秩序,这不就是公共关系吗?”

     他在求学时乐于接受其他专业的知识,后来进入了企业社会责任(CSR)部门,也从不把公益局限在传统的想象空间内。他充满创见地认为,公益和商业之间没有明显的界限,公益同样需要创造力和商业逻辑。而且与商业相比,公益不仅需要募集钱,更需要募集“人与人之间的链接”,这条理解同样充满了社会学的气息。

     在沈彬的实践中,有许多把“人与人之间的链接”落到实处的精彩案例。他曾在“红树林”湿地保护基金会为中国最早的地方性公募环保基金会巧妙募资,挖掘项目形象代言“黑脸琵鹭”觅食与深圳企业家创业的联系,让企业家们纷纷慷慨解囊;他也曾在汶川地震最危险的时候奔赴现场,消弭政府与公益组织的沟通壁垒,让两股强大的力量更好地链接遭遇灾难的群众;他还曾指出传统公益与捐款方之间“单向链接”的局限性,用数字化思维拓宽了二者之间的链接,获取具体捐赠人的信息,完善后续的联络、致谢机制,最终形成了良性可持续的公益循环。

1.jpg

深圳市红树林湿地保护基金会

500年树龄的银叶树拓印纪念

2.jpg

    右起第三位沈彬校友

     构建人际链接是一种艺术,充满创造力的沈彬善于运用这种艺术放大公益的力量。曾有一个为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捐款的项目,一个孩子的心脏病手术费大约是2万,原本的筹资模式是以企业为代表捐出100多万的善款,看似很大的总数额实际上只能帮助到几十个患儿。沈彬瞄准“建立信任”“筹集资金”两个关键问题,运用社会学思维一一击破。他制定了一整套专业的社会调查方法,评估患儿的身体情况和家庭情况,找到真正需要帮助的孩子。受助对象落实以后,他又动员人们参与到寻找真正有需求的患儿们的志愿服务中去。当这些志愿者进入患儿们的生活、家庭,在陪伴和援助中建立起了“链接”,他们都非常希望在经济上为孩子们的手术提供支持。后来,为了降低捐款的门槛,沈彬策划了一场“我为心脏病患儿而跑”的公益长跑活动。志愿者可以在赛前利用这一举动的影响力发动身边的朋友为奔跑的每一步捐款、为公益的每一步助力。靠着人际链接的温度,靠着关系网络的力量,沈彬动员起人们的善良与温情,让患有先天性心脏病的孩子们盼来了健康的希望,也让公益精神如涟漪般播散在企业员工和以他们为中心的社交圈中。

3.jpg

沈彬校友参加波士顿马拉松

     利益相关者理论在中国的影响力还十分有限,企业的发展和公益的发展存在较大的落差。虽然很多企业都愿意积极承担社会责任,为公益事业提供充裕的资金,但常常缺乏有创意的项目和成熟的志愿者动员机制。面对这样的背景,沈彬十分慷慨地把在实践中完善的公益方法论共享给其他基金会,让用于公益的资源尽量实现效益最大化,让优秀的公益活动在更多的地方开花结果,让社会在善意的助推下朝着理想和谐的目标不断迈进。


贯穿始终的现代性追求

     沈彬至今仍珍藏着当年在社会学系就读时,王小章教授的一本赠书,书名叫作《人的现代化》。这本年代略显“古早”的书籍,是沈彬价值体系的重要奠基。现代性的价值观驱使他在工作实践中不断突破创新,乃至为中国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过渡贡献自己的力量。

     面对不可知的未来,沈彬心中有审度大势的格局,也有不囿庸常的追求,这外化为不断跳跃出舒适圈、挑战自我极限的选择。他在大四时就进入广告公司兼职,并且收入可观,即使是本科毕业后就进入职场,不少大型企业向他伸出橄榄枝。可是他坚定地选择了继续读研,并且是跨学科前往哲学系深造。硕士毕业后,他在浙江大学城市学院任教,不同于传统的理论灌输,沈彬引导学生用调研家族史这种新鲜的形式感受社会学的内核。三尺讲台,无限精彩。彼时科研和教学的压力对他来说并不算大,这意味着他完全可以选择在相对舒适的教职道路上走下去。但是内心对追逐新事物的渴望,对创造多元价值的渴望,让他再一次主动舍弃了最容易的选项,进入了彼时处在发展期的万科集团。兜兜转转再次进入企业,看似是经历了许多无谓的弯绕,可是这些体验成就了他出色的决断力与源源不断的创造力,也拓展开了沈彬的格局和思考,让他拥有推动整个行业进步的心量。恰如根深才能叶茂,“扎根”的价值绝非时间能够衡量。

     “如果注定会很辛苦,我们是否还要选择滚烫的人生?”这个问题,或许会让很多人犹豫,但沈彬一次又一次地选择了肯定的答案,不止是为了个人的成就,更是为了把自己的光和热辐射到更广的范围里。初入万科时,万科的年销售额不过200亿,但沈彬认同万科高度现代化的企业文化内核,也相信万科的发展潜力,于是他接下了CSR这一全新部门的管理工作,主笔万科第一份社会责任报告,参与了万科的社会责任名片从零开始打造的过程。从公益环保到汶川救灾,奋斗的这些年里,他不断开拓,万科也不断成长。沈彬认为,现代化意味着创新、进取、无限可能,人有现代化与非现代化的区分,公司和社会也有。沈彬是一个深受现代性影响的人,万科则是中国最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公司之一。他感恩自己在职业初期就遇见了万科,获得了难能可贵的机遇,滚烫而精彩的发展之路,背后有机遇,也有才华的支撑,认知的指引。

     获得长江商学院的奖学金,为沈彬带来了更系统的管理知识,带来了新的社交圈,也带来了令他兴奋的灵感,他开始自主创业。未来社区,这个前沿的概念,在他眼中却是熟悉元素的创意组合,从“传统社区”转向“未来社区”,这个过渡贴合沈彬的价值观,留有无限新鲜的可能性。通过创业,沈彬有机会凝聚起更多的力量与奇思妙想,用一个更有机的团队打造更优秀的未来社区产品,推动社区生活往更符合人民群众美好期望的方向发展,让社区建设达到经济效应和社会效应同步增长的效果。

4.jpg

     从高校到企业,从学者到管理者,从公益事业到自主创业,不同场域的赛道在沈彬脚下交错,一次次跳跃,像是打开一扇扇旋转门。赛道在变,追求不变,沈彬始终坚持做创新性的、带有资源整合性质的事情。每一次大跨度的赛道更换,都意味着沈彬身上现代性的伸展需求大幅度增长——从实现个人的现代性,到实现行业的现代性,再到实现社会的现代性。一以贯之的现代性追求,让生命本身变得有激情、有意义,也让个体创造的社会价值在不同角色的演绎中实现最大化。

     现代人是一种有效能感的人,即相信人性能够改变,人能够对社会的弊端进行改造和有效的干预。仍在象牙塔的我们,或许难以身体力行地改变行业、改变社会,但我们可以培养一种看待历史与现实的眼光,一种进化的、进步的、不可逆转的现代性观念,成为一个真正不给自己设限的人。


文案 | 罗佳丽&朱挺豪

责任编辑 | 方圆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