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友名片

     陈大寅,浙江大学社会学系2009级本科生,在研究生阶段辅修创新与创业管理强化班,并与两名创业伙伴于2014年创立互联网农业品牌“阳澄不等”,担任CMO,代号“陈不水”。此外,陈大寅校友还协助打造了龙井茶品牌“卢新”。2019年、2020年,陈大寅校友连续登上福布斯中国30岁以下精英榜单和胡润中国30岁以下创业精英榜。

1.jpg


社会学系“不水”学子

陈大寅,江湖人称陈不水,“不囿庸常,砥砺深耕”是他的人生信条。这位“不水”学子选择社会学系的原因颇具“戏剧性”。

他曾经梦想过成为一名优秀的纯理论物理学家,读到大三,却意识到这个梦想可能难以实现。“如果你20岁还没拿到博士学位,那就不要继续学理论数学或者物理了吧,而20岁的我还在念大三,离博士学位显然很远。”基于对自己特性的充分认识,他做出了转专业的决定,并且是大跨度转向人文社科专业。在某位教授的点拨下,他决定去听一听社会学系的课。这个专业并不在他初始的意向专业名单上,但正在探索的他欣然接受,走进了社会学的课堂。

陈大寅至今清楚地记得第一次旁听社会学系课程的经历,那节课是揭爱花老师授课的性别社会学。老师讲完课以后,坐在他身旁的童凯世同学落落大方地站起来,与老师探讨授课内容中存在的疑问。这种良性互动的课堂氛围让陈大寅觉得十分新奇,他当下就决定要转来社会学系。一开始,转专业申请被驳回,他并不气馁,跟着社会学系的同学一起选专业课、一起学习,在期末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兴趣、勤奋,加上他学习社会学的天赋,大三下学期的他终于获批,成为一名社会学系的“新生”。哪怕转专业的代价是大四每学期还扛着四十多个学分的课程,他也甘之如饴。

“我大费周章转专业,目的不过是找到自己真正的志趣所在,活得有价值,活得有风采。”社会学系没有让陈大寅失望,除了大量阅读经典带来的智识上的提升,他还碰到了许多拥有“独立之人格、自由之思想”的老师,虽然没有直接说教人生究竟该如何过,但在跟他们的接触交流中,陈大寅觉得自己找到了答案。无论在求学阶段,还是创业时期,这些社会学系的良师们都给陈大寅提供了春风化雨的引导。“社会学系对我的影响和关怀真的是一辈子的。”陈大寅如此感慨。


社会学与创新创业的碰撞

陈大寅自称是一个“随性自由”的人,这意味着他喜欢尝试各种可能性。的确,他敢闯敢试,到了本科毕业之时,这些探索开花结果,变成了许多摆在他面前的选择。陈大寅最终在众多发展路径中选择了继续在浙大社会学系深造,并同时尝试迈入新领域。

陈大寅家有经商的传统,他对商业的兴趣在这个阶段爆发出来。为了提高自己的商科素养,他辅修了浙江大学创新与创业管理强化班(ITP),并开始了自己的创业尝试。陈大寅的创业模式是“预备-开枪-瞄准”,有想法就先去做做看。他先尝试了几个项目,触礁之后迅速调整赛道,机缘巧合之下,他和ITP的另外两位伙伴一拍即合,开创“不等食品”,用求是创新精神做起了大闸蟹生意。

陈大寅和创业伙伴从0到1养殖正宗高品质阳澄湖大闸蟹,作为CMO,他还在营销模式和消费文化上大下功夫。依靠校友们的口碑和浙大校友会的背书,陈大寅解决了创业初期的“品牌信任问题”。除此之外,陈大寅借着微信公众号平台兴起的这阵东⻛,与众多微信大号达成宣传合作,把“不等”的市场迅速铺开。同时他根据转化率和用户反馈,不断去打磨和迭代宣传内容。如果说高品质的宣传引发了消费者共鸣,让他们买下第一单,那么以蟹宴为起点打造的“不等吃货文化”,则如线串珠般提升了用户粘性和忠诚度,这项颇具社会学特色的战略布局造就了不等食品极高的复购率。打下一套精准的组合拳,这家新兴的食品创业公司正式站稳了脚跟。

当被问及在创业的道路上,有哪些令他印象深刻的事,陈大寅不假思索地提到了母校的种种支持:“回忆起来,都是满满的感动。”除了融资和宣传等方面的直接帮助,母校的教育更是润物无声地为他的自主创业铺下阶梯。ITP不仅提供了系统的商业知识,还提供了遇见创业伙伴的绝佳平台。社会学系的学习则让他深刻地理解了世界的运行模式,站在更高的角度思考商业本质,指导他构建出独具特色的品牌文化。

对陈大寅来说,创业是一场“社会学”与“商科”的碰撞。他把社会学知识比作操作系统,帮助我们认识这个世界;把商科知识比作可视的应用界面,帮助我们做出具体的产品。“先有对世界的理解,才有自己的产品,”他举例说,“特斯拉的CEO马斯克曾说自己的思考逻辑背后有两大学科支撑,一个是物理学,另一个就是社会学。思考的深度和广度,决定了一个创业者究竟能走多远。”陈大寅认为,现在的自己像一个“飞行员”,各平台犹如操作台上复杂的仪表盘——精细数据被拆成很多指标,需要他通过战略布局做出合理的应对。这项宏观的把控任务,离不开社会学抽象思维的支撑。社会学的知识框架,伴随陈大寅走在“不等食品”新阶段的发展之路上。

2.jpg


先有对世界的理解,才有产品

理解世界,发现问题,再打造出一款产品或者一个生态去解决这个问题。“理解世界”听似玄妙,难以捉摸,却是产品打动用户的核心所在。而社会学同学恰恰具备这项得天独厚的优势,做出来的产品往往很能够“打动人”。陈大寅认为,社会学的经典应该列在每个创业者的必读书单上,因为创业的本质就在于解决社会问题,而解决社会问题,首先需要理解社会。社会本身像一个生命体,它的演变速度非常快。随着社会结构和社会规则的演变,匹配社会的商业形式也需要做出相应的调整。只有对世界的理解没有失真,才谈得上真正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作为一种理解世界的范式,社会学的思考对创业者来说尤为重要。

怎样学习社会学才能提升自己对世界的理解呢?陈大寅的答案是精炼的三个字:多读书。多读书,不是读零碎的书评,而是系统的原著。陈大寅从前常常参加读书会。读书会的要求严苛,学生首先要把每周规定的两本书读完,才有参与的资格。如果想要在会上发表有价值的⻅解,则更需要读精、读深。陈大寅说,潜心阅读,思考的质量才能提升。读得太少,想得太多,则会把自己推向危险的境地。哪怕已经参加工作多年,他依旧还在研读大学期间老师推荐的那些经典名著。虽然这些理论书转化为生产力的效果没有工具书那样立竿⻅影,但让人活得更加清醒,而清醒本身恰恰就是最大的价值。

至于接触新事物,他认为最有效的方式不是学习,而是社交,靠圈子获得最新鲜、最靠谱的讯息。社交又以线下社交为佳。相比于网络社交,⻅面交谈更能起到一种“身份确认与身份认同”的作用,提高信息交换的效率和质量。

陈大寅的思考感悟,和赵鼎新教授阐释社会学定位时的“心量”之说有着相似之处。社会学提高的是“心量”。“心量”的背后既有知识面、视野和理解能力,也有比较意识、反思能力、对不同关联的理解能力和打破常规方式的思考能力。在学术科研中创造知识,抑或是在创新创业中生产产品——不论社会学系的青年学生想要走向何方,都能在社会学提高“心量”的培养中有所成长,收获在自己热爱的领域里探索并深耕的格局和能力。

因此,创业不必急于一时,也没有早晚之说。先有对世界的理解,才有产品。等到“心量”增大,格局提升,对世界有了自己独到的理解,或许才是最好的时机。


文案 | 张歆沂&罗佳丽

责任编辑 | 方圆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