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访谈|朱桐:静水流深,行稳致远

 

朱桐,浙江大学社会学系19级毕业生,跨保至北京大学国际法学院,“浙江省中等收入社会建设”课题研究成员,浙大至美“本来”社区儿童教育志愿者,第五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志愿者,公共管理学院学生会权服部负责人。曾获浙江大学优秀学生、浙江大学学业优秀标兵、浙江大学公益服务标兵、浙江大学创新创业标兵等荣誉称号。


 

01漫漫求索,追光而遇

静流潺潺,观大美而不言。在接受访谈时,朱桐学姐时常保持着倾听者的姿态,这份与众不同的慢热感却带来深刻的向内自省,向外思索能力,伴她悠悠走过本科时光,如今成为她未来叩开心仪学府大门的独家矿藏。从大一到大四,朱桐学姐也一度对自己未来发展方向感到迷茫,但山高自有客行路,朱桐学姐正是在不断的摸索实践中,才逐步坚定自己的方向。

在社会学系求学四年,朱桐学姐从老师们的倾囊相授中汲取了丰富的学科专业知识,在法律社会学中,她接触到各家理论对法律功能的不同阐释,窥见了一条将社会学与法学相结合的研究之路。这恰好与她希望能够将所学所得转化成为脚踏实地的应用知识,转化成为切实帮助到他人的力量的心愿相符。法律既是实然的客观存在,也是应然的主观理想,承载了朱桐学姐从理论走向实践之路的期待。从浙大的社会学专业跨保至北京大学国际法学院,对于朱学姐来说,不仅是一次满足求知欲的学业深造,更是一次突破提升的自我实现。未来,社会学虽然不再是朱学姐的主修专业,但社会学“用科学之律令,察民群之变端,以明既往测方来也”之本质,也将助力学姐在跨国法律比较学习中博百家之长,探经世之途。

 

02不啻微芒,风禾尽起

在本科期间,朱桐学姐不仅保持学业成绩优异,还热心于投身志愿活动,辗转于众多志愿者团队中实践、服务他人,并荣获浙大公益服务标兵称号。这其中,既有母亲的耳濡目染,也有朱学姐自己心中以微光温暖他人的社会情怀。无论是勤勤恳恳深扎院学生会两年,为学院同学提供权益帮助,还是深入“本来”团队开展社区调研、社区教育,参与第五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志愿者活动。千淘万漉虽辛苦,但吹尽狂沙始到金,这些宝贵的经历也从此成为学姐人生简历中浓墨重彩的蕴藏。

点滴经历汇聚成海,让学姐培育出富有韧性的强大心脏,心似白云,意如流水。确定继续深造的方向后,朱学姐便发挥强大的行动力,充分利用互联网资源,积极打破信息茧房。参与北大保研项目,既需要四年来稳扎稳打的学业成绩做敲门砖,也需要临场面试时优秀的思辩、抗压能力。在重重压力下,朱学姐仍然以她惯有的松弛感自如应对,向考官交出了一份优秀的答卷,尽显锋芒。

 

03回首往昔,寄语后辈

凡为过往,皆成序章。在不远的将来,朱学姐就要离开浙大社会学系,开启人生新征程。四年光阴如卷,朱桐学姐在社会学系收获良师益友,邂逅似锦前程。而今迈步从头越,在未来,扎实的社会学知识储备将成为学姐兼容法学,以不同视角看待法学研究的钥匙,而阅读英文文献所培养的双语能力也将让学姐在研究生学习阶段对国际教学环境更加自如。

芳华待灼,砥砺深耕。学姐寄语学弟学妹们,勇于走出舒适区,既要在本科期间练就语言学习的基本功,为进一步发展埋下火种,也要充分利用可及资源,把握每一个能够与老师交流、与社会接触的机会——正是在与陈宗仕老师的多次交流中,朱学姐才确定了自己毕业论文的方向。社会学学子应致力于在向上、向外探讨过程中打开新的视野,在可行能力范围内充分探索自己发展的可能性,避免一味地闭门造车,力求在自我编织的意义之网上写就更多知识与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