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中国民族问题研究系列讲座第3讲
主题:推动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
时间:12月1日(周四)14:00-16:00
地点:腾讯会议-697507863 会议密码-141603
概要: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是中国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自建党开始,中国共产党民族理论的基础是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初期建国纲领和建国后的民族制度、政策设计也受到斯大林民族理论和苏联体制、政策的影响。根据中国共产党百年革命和建设事业的社会实践,在新世纪我们需要推动三个方面的研究工作:一是把传统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社会的现实发展相结合,对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进行再诠释;二是充分吸收中华文化中有关如何认识和处理族群关系的传统智慧;三是开展深入的区域性社会调查,在对各具体专题进行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思考如何推动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中国化,以及在新时代如何开展我国的民族工作。
主讲人:马 戎(北京大学博雅讲席教授,浙江大学社会学系兼任教授、博士生导师)
1987年获美国布朗大学社会学博士学位,同年到北京大学任教,曾任北大社会学人类学所所长、社会学系主任。1990 -1991年为美国哈佛大学费正清中心博士后,1997年、2000年和2006年先后为日本国立民族学博物馆客座研究员、美国加州大学洛杉基分校和美国杜克大学客座教授。受聘为国家行政学院、浙江大学、武汉大学、南开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宁夏大学、新疆大学等十几所大学客座或兼职教授。现任北大“(四部委)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首席专家。主要研究方向:民族问题、教育问题、人口迁移与城市化、贫困问题等。至今已出版《历史演进中的中国民族话语》、《社会转型过程中的族群关系》、《Ethnic Relations in China:Present Situation and Future Prospects》等中英文著作十余部。
主持&评议人:李 健(浙江大学国家认同与族群关系研究中心智库副研究员)
2012年获北京大学社会学博士学位,进入中国藏学研究中心社会经济研究所工作。曾先后赴西藏和涉藏工作重点省开展调查研究近40余次,主持及参与各类课题50多项,完成各类研究成果100余项,其中30多项成果得到国家及西藏自治区领导批示或被采用。长期从事西藏和涉藏州县发展与治理中的紧迫性和前沿性问题研究,其中,重点开展了西藏唐卡艺人群体及唐卡产业发展相关研究。2016年出版《西藏的唐卡艺人——职业行为变迁与多元平衡策略》专著。2021年起在浙江大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培育基地工作,从事涉藏及民族领域相关的智库研究工作。